今年受疫情影响,企业直播带货变得越来越火,很多企业都搭起了直播间,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也转身做起来主播,不过在这个风口之下,企业只有理性认识直播带货,避免直播带货误区,才能一手抓流量,一手抓业绩。
一、误区一:企业直播只跟风,不思考企业战略与组织能力
一场疫情,把直播带货推向高潮,几分钟带货几千万,让很多企业很是“心动”。
于是,不少企业蠢蠢欲动想抓住这个风口,但却没有仔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:
企业的整体战略是什么?
企业是否适合通过直播来布局业务?
企业现有组织能力是否能承载战略实施?
有没有专业的人才为开展直播做技术支持?
虽然我们一打开手机,满屏都是企业直播平台带来的各种流量、业绩,但我们没有看到的是隐藏在直播“冰山”下,有结果的企业清晰的战略以及强大的组织能力。
所以,企业转战直播,如果只是出于脑袋一热,看到其他企业转战直播便匆匆加入,并不可取。
二、误区二:企业直播目的主次不明
企业选择直播主要有两大目的。第一大目的是直播带货。通过直播,销售产品,提升业绩;
第二大目的便是品牌宣传。利用直播宣传企业、推广产品,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让企业与产品被更多人知晓,从而产生更大影响力。
目的不一样,自然做法也不一样。同一场直播,目的不明确,鱼与熊掌都想得,往往效果不佳。
以“带货”为主的直播,重结果,重效率,重业绩。
整场直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销售。
在现场,由主播向用户全方位展示产品,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刺激消费者当场成交。
以“品牌推广”为主的直播,重氛围,重体验,重话题。
如以宣传为主的乡村旅游直播,展现乡村景色的独特、优美、恬静。
现场连线村民讲解乡村与他们的故事,并配有专业的解说员予以解说,调节现场氛围,一场直播下来有几百万粉丝观看。
这样,既有效增加了当地的名气,也让粉丝们有着良好的体验,为后续的变现消费打好基础。
三、误区三:随便选个企业直播平台就ok
不同的企业直播平台,有一定的差异。
企业在直播之前,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,要清楚目标消费者大多集中在哪个平台,这样有选择性地入驻适合企业的直播平台。
目前,淘宝直播、抖音、快手、微信直播构成了直播电商的市场格局。
淘宝的优势是完整的电商生态和流量,抖音和快手的潜力巨大,微信是一个纯粹的私域流量汇集地。
斗鱼直播在游戏界一直很火,B站这两年发展得很快,拥有不少年轻群体用户,拼多多、京东直播,跟淘宝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等。
但是并不是哪个平台比较火就选择哪个平台,而是要结合自身产品定位,选择适合的平台。
四、误区四:企业直播成功的关键是主播,长得不好看就没人看
不少企业家认为,直播带货就是找好主播,好的主播就能带来流量和利润。
但也有不少企业找来主播带货,结果播了几个月没效果,最后不了了之。
当然,花钱请主播自然成本较高。
创新直播形式,扩宽电商品类,创新主播选用机制,发掘培养公司内部员工,从过去的外部引进,转到内部培养主播。
再者,老板也是主播。
作为格力的一把手,董明珠一场直播带货65.4亿元,从抖音首秀,到后来的快手、京东,董明珠一直冲在前线。
作为企业家,亲自挂帅,这不仅是一种品牌宣传,更是一种“全员营销”的动员能量。
企业要找到合适的主播、企业直播平台与目标客户,精选容易被用户接受的产品,价格合适,品质好,物流快,做到人、货、场的有效融合。这样,直播带货自然就出彩。
直播带货的火爆可谓喜忧参半,盲目自信不可取,唯有带着理性的乐观,才是应有的态度。
值得一提的是,企业要做好直播带货,需要找准直播平台和产品用户,打造好产品品质,形成直播带货的常态化和专业化,才能充分享有直播风口带来的红利。